设为首页
收藏本站
切换到宽版
登录
注册
找回密码
帖子
搜索
本版
帖子
用户
快捷导航
首页
科学资讯
SCI期刊
中文期刊
科学基金
科学笔记
科学群组
科学群组
科学文库
科学家园
科学图片
查询
AI助手
问卷调查
相册
Album
爱科学
»
文库
›
医学文库
›
医学技术
›
咽旁间隙解剖与肿瘤定位诊断技巧
返回列表
查看:
652
|
回复:
0
[头颈]
咽旁间隙解剖与肿瘤定位诊断技巧
[复制链接]
hyc3140
hyc3140
当前离线
积分
6477
823
主题
368
回帖
292
日志
荣誉会员
积分
6477
收听TA
发消息
发表于 2024-12-17 12:13:43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阅读模式
咽旁间隙解剖与肿瘤定位诊断技巧
01 解剖
广义的咽旁间隙:由茎突及其附着肌肉、韧带、筋膜组成的隔膜将咽旁间隙分为茎突前、后两个间隙。
狭义的咽旁间隙
(parapharyngeal space)又称茎突前间隙,起自颅底卵圆孔的内侧,达舌骨水平。外侧是咀嚼肌间隙和腮腺间隙,外后侧为颈动脉间隙,内侧为咽黏膜间隙,内后侧为咽后间隙。狭义的咽旁间隙形状如一倒置的锥体,与颌下间隙的下部相通,内部主要为脂肪,还有小涎腺、腮腺残余、三叉神经下颌支、上颌动脉的分支咽升动脉及淋巴等。
茎突后间隙又称
颈动脉间隙
(carotid space),是纵贯全颈部的一个最主要的间隙,由颅底一直伸延至主动脉弓,是由颈动脉鞘围绕形成的潜在筋膜间隙,位于腮腺间隙及胸锁乳突肌内侧、咽旁间隙后外侧、颈后间隙前内侧、椎旁间隙前外侧、脏器间隙后外侧。间隙外后侧为颈深筋膜的浅层,前方为其中层,内侧被颈深筋膜深层包绕。颈动脉鞘,间隙内包括颈内动静脉、IX-XII颅神经、颈交感干、球体组织和淋巴结等。
颈部间隙示意图。狭义的咽旁间隙(茎突前间隙)与颈动脉间隙(茎突后间隙),构成广义的咽旁间隙。
颈部间隙示意图
狭义和广义的咽旁间隙
多数学者认为,张肌血管筋膜将咽旁间隙分为前间隙和后间隙(绿色线条)。
张肌血管筋膜将咽旁间隙分为前间隙和后间隙。
左图,来源于茎突前间隙的腮腺多形性腺瘤,压迫咽旁间隙脂肪向内移位,呈开口朝外的C形(红箭);右图,来源于茎突后间隙的肿块使咽旁间隙脂肪向前移位(白箭)。
左图,咽旁间隙肿块压迫颈动脉鞘血管稍向后移位(红箭),提示肿瘤来源于茎突前间隙,病理显示为多形性腺瘤;右图,咽旁间隙肿块压迫颈动脉鞘血管向前移位(红箭),提示肿瘤来源于茎突后间隙,病理显示为神经鞘瘤。
左图,咽旁间隙肿块使脂肪向内移位(黄箭),且可见茎突与下颌骨间距增宽(红色大括号),提示肿瘤来源于茎突前间隙,病理显示为多形性腺瘤;右图,咽旁间隙肿块使茎突与下颌骨间距缩小(红色大括号),提示肿瘤来源于茎突后间隙,病理显示为神经鞘瘤。
左图,咽旁间隙肿块使二腹肌后腹较对侧稍向后移位(红箭),提示肿瘤来源于茎突前间隙,病理显示为多形性腺瘤;右图,咽旁间隙肿块使二腹肌后腹较对侧稍向前外侧移位,提示肿瘤来源于茎突后间隙,病理显示为神经鞘瘤。
对于如何识别二腹肌后腹,可参考既往文章:二腹肌后腹对于咽旁间隙病变定位很重要,但影像上如何准确识别?
版权申明:来源于影像汇 ,作者影像诊断笔记
咽旁间隙
相关帖子
•
咽旁间隙解剖及肿瘤的诊断思路
希望疫情早日结束!
回复
关闭延时
举报
返回列表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并转播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扫码关注爱科学公众号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